如何适应留学生活?
2016-07-28 16:04:31 作者: 管理员
从小学升入中学、再从中学升入大学,孩子都要进行调整和适应,因此“适应”无处不在。出国留学只不过是人生中的众多适应之一,由此使他们产生孤独感等负面情绪是非常正常的。这种不适应主要来自全新的语言环境和生活环境、陌生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、不同的生活方式等方面。
那么如何适应留学生活呢?
尽快适应留学生活方式一:帮助自己迅速建立自信。为了更好地适应异国生活,留学生首先要学会从自身寻找优势,回忆自己的成功体验,从中吸取积极的元素和心态,将自信心重新调动起来。其次,留学生可以采用与自己辩论的方式,换个角度看问题,减轻心理压力。
适应留学生活方式二:主动寻求帮助。留学生还应主动寻求社会资源的帮助,如父母、亲戚、同学、朋友、老师等,这些社会资源既能提供物质支持,也能提供情感支持。很多学生出国留学,都得到了父母或亲友的资助,这属于物质支持;遇到困难时向他们诉说宣泄,就像回到一个安全的港湾,因为他们在情感上永远包容你、支持你。
同时,虽然每个人都有优势资源,如成功经验、知道如何换位思考、社会资源等,但只有充分使用才能彰显它们的作用,达到积极适应异国生活的效果。
适应留学生活方式三:求同存异,尊重他国文化。最理想的适应状态:保持原有文化 认同他国文化
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,都即将从一种语言文化背景进入到另一种语言文化背景,这涉及到文化融入状态的问题,并关乎留学生适的好坏。根据文化融入的方式,可以分为整合方式、分离方式、边缘方式和同化方式。其中,整合方式是最理想的适应状态,即学生既保留原有的中国文化,对留学国家的文化也持开放认同的态度,同时与其它文化保持一种联系
适应留学生活方式四:与寄宿家庭建立亲密关系,多结识同学老师。要想达到最理想的适应状态,跟留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有很大关系。心理学研究显示,家庭环境的亲密度、娱乐性和组织性与孩子的适应能力呈正相关,即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关心、彼此尊重,习惯采取民主的态度共同处理问题,对孩子适应异国生活非常有帮助。此外,学校的环境因素也会对学生的适应产生影响,如提前了解学校信息、与同学和老师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,都对更快更好地适应异国生活有增益作用。
熊孩子出国了,我们怎么办?夫妻相互支持 共同适应“空巢期”
从孩子出生到将其抚养长大,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了一种非常亲密的依恋关系,它能为彼此提供强大的支持和帮助。但当孩子即将出国,这种关系被打破,很多家长就会产生分离焦虑,大多表现为思念和担忧。从心理学发展的角度上讲,此时父母将再次进入二人世界,但这与没有孩子的那种二人世界给人带来的感受完全不同,因此被称为“空巢期”。
这时夫妻之间要彼此发挥互相支持的作用,学会合理安排时间,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,富有张力,避免胡思乱想,才能更好地共同适应这个时期。另外,她还建议家长避免在心理上绑架孩子,如“要是你不这样做,我就会怎么样”,这样会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,因为“爱原本就是做出来的,人们在表达的同时,更多体现在行为上”。通过以上两种方式,家长可以让让自己的生活慢慢恢复到一种平衡的状态,适应孩子出国留学期间的生活。